煤中水分存在哪些形态:测定煤的水分意义

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同时,煤中有大量水分时,不仅煤的有用成分减少,而且大量水分在煤燃烧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成为水蒸气蒸发掉。所以煤的水分越低越好。但煤中水分特别是内在水分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年轻煤内在水分最大,强黏结性煤内在水分最小,向年老煤过渡时内在水分又有所增加。外在水分与外界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煤的全水分既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又与外界天气等各种因素有关。

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可根据其结合状态的不同而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两大类。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如附着、吸附等形式)同煤结合;化合水是以化合方式同煤中的矿物质结合,即通常所说的结晶水和结合水,如硫酸钙(CaSO ·2H O)中的结晶水和高岭土 [Al (Si 14 )(OH) ]中的结合水。煤中的游离水,在105~110℃的温度下放置1~2h后一般即可全部蒸发掉。这是因为煤中游离水几乎完全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的表面的缘故,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但煤中含量很少的硫酸钙二水化合物失水温度仅为163℃,而高岭土组分中的结合水的分解失水温度高达560℃。

根据水分存在的不同赋存状态,煤中的水分又可分为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两种。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附着在煤粒表面上的水,称为外在水分。由于毛细孔吸附力的作用,内在水分比外在水分较难蒸发。如外在水分在45~50℃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即能蒸发掉,而内在水分需要100℃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蒸发。

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内在水分达到最高值,这种水分称为煤的最高内在水分。由于煤的孔隙率与其煤化程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所以煤的最高内在水分基本上反映了煤化程度、黏结性和发热量等煤质特征。如年轻褐煤的最高内在水分多在30%以上,而最高内在水分含量小于1%的烟煤,几乎都是强黏结性和高发热量的肥煤和主焦煤。用最高内在水分来区别各种年轻煤最为适宜。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233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