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环流与局地环流的比较

季风环流

由于陆地和海洋在各个季节中受热和冷却程度不同,使风向随季节产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随季节而改变方向的空气流动称为季风,我国古代称为“信风”,表明这种风的风向总是随着季节而改变。

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季风环流,而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分布的热力差异以及地球风带的季节转换。

在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盛行风向或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现象。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风,大都发生在海陆相接的地区,海陆之间热力差异越大,季风现象就越明显。就全球而言,在副热带地区季风(亦称温带季风)十分强盛,这种差异最为明显。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这里是全球海陆差异引起的季风最强的地区。我国的季风,冬季主要在西风带影响之下,盛行西北气流。夏季西风带北移,南方为大陆热低压控制,副热带高压从海洋移至大陆,转为西南气流。春秋则为过渡季节。此外,海陆分布,青藏高原对我国季风环流也产生重要影响。在冬季,大陆高压气压梯度强大,而夏季热低压的气压梯度较弱,因而夏季风比冬季风弱,这是我国季风的重要特征。

局地环流

尽管大气环流对盛行风的分布影响很大,但就某一个地区而言,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对主风向分布的影响也很明显。实际上,局地风往往是大尺度环流系统和当地气候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1)海陆风

海陆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热力差异引起的。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近地面温度上升快,空气密度降低,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风由海面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晚形成与白天情况相反的气压差,风由陆地吹向海面称为陆风。由于海陆温差较小,风的周期短且风力较弱。但是在海岸附近的海陆风强度较大,是近海地区风能的重要来源。

(2)山谷风

山谷风是多山地区经常出现的多种气流模式。山谷风多发生在山脊的南坡(北半球),山坡上的空气经太阳辐射加热后,空气密度降低,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气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风向相反,气流顺山坡下降,成为山风。从当日20时到次日8时左右为山风作用时段,14时到17时为谷风作用时段。山风强度一般比谷风弱。

山谷风是山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局地环流,只要大范围气压场比较弱,就有山谷风出现,有些高原和平原的交界处,也可以观测到与山谷风相似的局地环流。山谷风一般较弱,但在某些地区或山隘口处也会有较大的风速,同样可以作为风能的来源。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316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