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的地下水有哪些特征?

黄土(包括黄土状土层)是第四纪形成的风成堆积物,我国黄土主要在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及其邻近省(自治区)连续延展,成为完整统一的地表覆盖层。一般厚度达数十米,陕西和陇东局部地区达150m。

黄土地下水的积聚和分布是与黄土岩性特征和地貌条件分不开的。黄土以粉砂颗粒(粒径为0.005~0.05mm)为主,占土样总重量的60%以上,这种粒组所形成的孔隙极其微小。所以,黄土的透水性和给水性较弱,持水性较强。但在它的堆积过程中,有多次间断和成壤作用,土中富含的盐类易被溶解,从而在内部形成许多空洞和垂直裂隙,为地下水的蓄积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黄土的空洞和裂隙在垂直方向特别发育,而水平方向发育较差。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比水平方向的大50倍,有的甚至大100倍。这种性质有利于接受降水、灌溉水的渗入,从而在黄土中形成地下水。黄土岩性越往下越密实,孔隙随深度加大而减弱。在离石黄土(为黄土的主体层)的下部埋藏着多层土壤层和钙质结核层,透水性较弱,成为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常可托住渗入水形成上层滞水和潜水。

依据黄土地貌特点,黄土含水层中地下水可划分为黄土塬地下水和梁、峁地下水两种类型。

1.黄土塬地下水

塬区地面宽阔平坦,接受降水补给面积较大,降落到塬面上的雨水有相当数量渗入黄土层中,遇到相对隔水层便蓄积起来。由于塬周被沟谷深切,潜水在塬边沟谷中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沟谷往往切割到相对隔水层以下很深的部位,泉水出露点的标高可能高于沟谷水面,形成倒挂泉。一个黄土塬就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塬区潜水水面呈圆丘状,向上凸起,中心部位埋藏较浅,塬边急剧降低,这是沟谷排泄地下水的结果。例如著名的陕北洛川塬中心部位潜水埋深40~50m,沟边水位埋深达90m。补给区和径流区也就是贮存区和排泄区,这是黄土塬潜水基本的埋藏特征。

黄土塬区潜水位无明显季节变化。这是因为黄土大孔隙发育,孔洞、裂隙较多,包气带厚度较大,对入渗水分起暂时蓄存和调节作用,前次降雨入渗水分尚未全部从第一个古土壤层(相对隔水层)之上流走,后次降雨入渗水分的前锋已经到达;前一年雨季入渗水分没有运移到潜水面,而后一年雨季入渗前锋已接踵而来。因此,降雨对潜水的补给基本上是连续均匀的,一般无明显的补给期与非补给期之分。这是黄土潜水重要的动态特征。

2.梁、峁区局部分布黄土地下水

梁、峁区潜水分布于黄土塬以外的广大地区,但由于水文网切割强烈,地形破碎,潜水受大气降水补给面积很小,又因梁、峁坡度大,入渗系数仅1%左右,因而潜水的补给和蓄存条件极差,成为缺水区。

但在梁、峁之间宽浅沟谷,当地称为掌地或杖地(状如手掌或拐杖)往往含有潜水,埋深十余米,成为当地居民宝贵的水源。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58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