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路基路面裸露在大气中,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因此,深入调查道路沿线的自然条件,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区域到具体路段的自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规律及对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以确保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等。

1 地理条件

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影响路线的选定,也影响路基与路面的设计。平原、丘陵、山岭各区地势不同,路基的水温状况也不同。平原区地势平坦,排水困难,地表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因而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最小填土高度。路面结构层应选择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采取一定的排水设施;丘陵区和山岭区,地势起伏较大,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稳定性下降,出现破坏现象,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2 地质条件

沿线的地质条件,如岩石的种类、成因、节理、风化程度及裂隙情况,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层理和岩层厚度,有无夹层或遇水软化的岩层,以及有无断层或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岩溶、冰川、泥石流、地震等),对路基路面的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3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湿度、冰冻深度、日照、蒸发量、风向及风力等都会影响道路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并且影响路基路面的水温情况。

在一年之中,气候有季节性的变化。因此,路基路面的水温状况也随之变化。气候还受地形的影响,如山顶与山脚、南山坡与北山坡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4 水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主要包括道路沿线地表水的排泄,河流洪水位、常水位,有无地表积水和积水时期的长短,以及河岸的淤积情况等。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移动的规律,以及有无层间水、裂隙水、泉水等。所有这些水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都会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如果处理不当,常会引起各种病害。

5 土的类别

土是建筑路基和路面的基本材料,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因而将直接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

不同的土类含有不同粒径的土颗粒。沙粒成分多的土,强度构成以内摩阻力为主,强度高,受水的影响小,但施工时不易压实。较细的沙,在渗流情况下,容易流动,形成流沙。黏粒成分多的土,强度形成以黏结力为主,其强度随密实程度的不同,变化较大,并随湿度的增大而降低。粉土类土毛细现象强烈,路基路面的强度和承载力随着毛细水上升,湿度增大而下降,在负温差作用下,水分通过毛细作用移动并积聚,使局部土层湿度大幅度增加,造成路基冻胀,最后导致路基翻浆、路面结构层断裂等破坏。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64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