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的地下河,有哪些分类?

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裂隙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地下河具有和地表河一样的主流、支流组合的流域系统,发育不同规模的瀑布、壶穴和砂砾堆积,水文状况也随地表河的洪枯水期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河的分布深度常和地方侵蚀基准面相适应,如果有不透水层的阻挡,或者第四纪地壳上升幅度大于溶蚀深度,地下河则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形成悬挂式的地下河。

岩溶区的地下河,按其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分成四类:

(1)与地方侵蚀基准面相适应的地下河多分布在主河流的两岸,规模大,水量丰富,地下河水面与地面高差不大;

(2)穿山式地下河的水面与地表河水面等高,往往是连接相邻两溶蚀盆地中地表河的通道;

(3)悬挂式地下河的规模较小,分布在峰丛洼地区,主要是受隔水层的阻挡形成的;

(4)成层分布的地下河,其上层常无水流,形成时间早,下层有水流是正在发育的地下河。如相近两地下河相通,可形成峡谷状洞道或地下瀑布。

地下河常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灾害,在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地区研究地下河的分布和发育,进行灾害评价尤为重要。另外,地下河蕴藏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也是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地下河资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500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