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运动速度比河流水流流速要小得多,一年只前进数十米至数百米,即使有一些突然性的快速运动冰川,其运动速度也不及河流水流速度。例如喀喇昆仑山的哈拉莫希峰,南坡有几条小冰川流入库西亚谷地,1953年3月21日,几条小冰川突然前进,汇合成一条大冰川向前流动,直到6月11日冰川才停止前进,总共向前移动了12 km,平均每天前进150 m。
冰川运动可分为冰川内部运动和冰川底部滑动。
当冰川达到一定厚度时,就能克服冰体内摩擦而产生内部运动,或克服冰川与谷底的滑动摩擦而产生底部滑动。一般来说,海洋性冰川底部处于压力熔点,既有内部运动,也有底部滑动;大陆性冰川因其底部温度低,冰川与谷底冻结在一起,冰川多为内部运动。实际上有一些大陆性冰川底部处于压力熔点,也有底部滑动。虽然冰川运动速度很慢,冰川的底部滑动和内部运动可产生强大的作用力,进行侵蚀和搬运。
冰川运动由冰川的厚度、冰川下伏地形坡度和冰川表面坡度等因素控制。一条坡度均一、断面相同的山谷冰川,其表面最大流速在雪线附近,从雪线以下,冰川流速递减。但是,一条冰川谷在不同地段的纵向坡度都不可能是相同的,因而在冰川的不同部位将产生不同形式和不同速度的运动。在冰川谷坡度变缓的段落,流速变慢,冰层加厚而被挤压,形成压缩流;反之,冰川谷坡度变陡,冰川流速加快,冰层发生拉张,则为拉张流形成冰川瀑布。挪威奥斯特达冰川瀑布的上段沿着冰瀑布冰川拉张流的流速为2000 m/a,在冰瀑布的下端由于坡度变缓,形成压缩流,流速下降到20~100 m/a。
冰川横剖面的冰面运动速度以中央部分最快,向两边运动速度减小。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冰川表面测量到冰川两侧边缘50 m宽的范围内的速度比中央部分小4~5倍。由于冰川表面各点运动速度的差异,因而产生各种不同方向和力学性质各异的裂隙。
冰川运动的速度在垂直方向上也不一样,大多数是从表面向底部运动速度逐渐降低。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在底部也可达到很高的流速。例如瑞士格林德瓦尔德冰川在冰面以下50 m的深处,局部地方被基岩阻挡,从而导致这部分冰川前进时受挤压,造成冰川底层的压力突然增加,冰川越过基岩后流速增大,使靠近底部1 m厚的冰层速度达到72 cm/d,但表层冰的运动速度只有37 cm/d。应该指出,这是一个特殊例子,并不意味着整个冰川底部的冰层都会更快地前进。
在冰川末端由于冰舌消融变薄,冰川运动速度降低,但其上游方运动速度较快的冰不断向前推挤,形成剪切破裂面,冰川沿破裂面向上滑动,并把冰川内部和底部的碎屑带到冰川表面。
冰川运动速度随季节变化,在消融区冰川运动速度是夏天快,冬天慢。一般夏季运动速度要大于年平均流速的20%~80%,冬季则小于年平均速度的20%~50%。因为夏季冰川表面消融,融水对润滑冰床和冰体起着很大作用,这样就加强了滑动过程,但在粒雪区没有这种现象。
冰川运动速度还与冰川冰的补给量和消融量有关。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冰川厚度增加,流速加快,冰川向前推进,补给量小于消融量,冰川厚度减薄,流速减慢,冰川往后退缩,补给量等于消融量,冰川就处于稳定状态。不管冰川属于上述哪种状态,冰川冰始终向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