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矿物中的包裹体

矿物中的包裹体 矿物中的包裹体是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后被捕获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如晶格空位、位错、空洞和裂隙等)中的、至今尚完好封存在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矿物中的包裹体,其大小、形状不一,呈固、液和气态的都有。包裹体按成因可分为原生、次生和假次生三种类型。

原生包裹体是矿物结晶过程中被捕获封存的成岩成矿介质(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体),它与主矿物同时形成,常沿主矿物某些特定结晶方向,特别是沿主矿物的晶面成群或呈条带状、环带状分布。这种包裹体对于研究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最为重要。因为这种包裹体是与主矿物(即含有包裹体的矿物)在同一个成矿溶液中同时形成的,它是被保存在主矿物中形成主矿物时的溶液的珍贵样品。测定这种样品的均匀化温度(均变为气体或液体时的温度)、压力、含盐度、成分、pH值和 值等,就可确定主矿物的形成条件。例如,包裹体由不均匀状态(同一包裹体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相)转变为均匀化时的状态可指示地质作用的类型:对包裹体进行加温时,若包裹体全部转变为液体时,表明矿物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包裹体全部转变为气体时,表明矿物是在气化作用下形成的;当包裹体全部转变为熔体时,则说明矿物是在岩浆作用时形成的。

次生包裹体是矿物形成以后,后期热液沿矿物的微隙贯入,引起矿物局部溶解并发生重结晶,之后又为主矿物所圈闭而形成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它常沿切穿矿物颗粒的裂隙分布。

假次生包裹体是矿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构造应力作用,使矿物晶体产生局部破裂或蚀坑,成矿流体进入其中,并且使这些部位发生重结晶而被继续生长的晶体封存所形成的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沿愈合裂隙分布,显示出与次生包裹体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这种裂隙只局限于主矿物内部,并不切穿矿物晶体颗粒。

研究包裹体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均一法、爆裂法、冷冻法以及其他一些测定包裹体成分的方法。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可参阅有关专著。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116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