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程之家 通信工程 正文 下一篇:

卫星通信发展简史

卫星通信发展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945年10月,当时的英国空军雷达军官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地球外的中继站》(Extra-Terrestrial Relays)一文。克拉克提出在圆形赤道轨道上空、高度为35786km处设置一颗卫星,每24小时绕地球旋转一周,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该卫星与地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太阳旋转,因此,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这颗卫星是相对静止的。克拉克在文中还提到,用太阳能做动力,在赤道上空360°空间的同步静止轨道上配置3颗静止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低轨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1958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SCORE”卫星,并通过该卫星广播了美国总统圣诞节祝词。人类首次通过卫星实现了语音通信。

196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发射了“电星”(TELSAT),它可进行电话、电视、传真和数据的传输。

1964年8月,美国发射了首颗静止轨道的通信卫星“辛康姆3号”(SYNCOM-3),并利用它成功地进行了电话、电视和传真的传输试验。同年,国际电信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ganization,INTELSAT)成立。至此,卫星通信完成了早期的试验阶段而转向实用阶段。

1965年4月,INTELSAT把原名为“晨鸟”(EARLY BIRD)的第一代“国际电信卫星”(INTELSAT-I,简记为S-I)射入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是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它首先在大西洋地区开始进行商用国际通信业务,由美国通信卫星公司(COMSAT)负责管理。两周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非同步通信卫星“闪电”(MOLNIYA)1号,对其北方、西伯利亚、中亚地区提供电视、广播、传真和其他的一些电话业务。卫星通信由此进入了实用阶段。

1970年4月2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6年,第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发射(三颗静止卫星MARISAT),开始了移动卫星业务阶段。

1979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INMARSAT)宣告正式成立,它是一个提供全球范围内移动卫星通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

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通信进入运行阶段。

1984年4月8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该卫星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是中国国内用于远距离电视传输的主要卫星。“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翻开了中国利用本国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8~1990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3颗“东方红二号甲”(DFH-2A)卫星,这种卫星是“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改型星,主要为国内的通信、广播、交通、水利、教育等部门提供各种服务。

1990年,INMARSAT启用了第一个商用航空地球站航空系统。

1997年5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三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主要用于电视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广播和数据传输等业务。

1998年,通过LEO星座引入手机通信业务,非静止轨道卫星进入实用运行阶段。

近10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宽带个人移动通信业务逐渐得到认可;高频频段(Ka段)系统获得迅速发展;多个低轨道和中轨道星座系统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卫星通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卫星残骸问题、可用空间拥挤问题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139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