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是核技术应用项目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做好项目场所防护的基础上,做好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不仅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还能防止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1 个人防护用品
用于辐射防护为目的的由工作人员视工作需要决定穿戴或使用的一切用品统称个人防护用品。对非密封源操作工作人员来说,应用个人防护用品主要目的是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口腔和皮肤进入工作人员体内,当然也包括防护γ射线、β射线的外照射防护用品。
1.基本要求
(1)防护性能好,表面光滑,不易被污染,易于去污。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符合生理卫生要求,穿着舒适。
(3)耐磨,耐腐蚀,化学稳定性高。
(4)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种类
(1)工作服:最好选用耐磨、耐酸碱腐蚀,对放射性物质吸着性较差、易于去污的合成纤维布料(如涤纶、氯纶织品)制作。其样式宜做成后开口白大衣式,前身不留口袋、接缝、纽扣、腰带等,袖口有松紧带。
(2)工作帽:选用与工作服相同布料、圆顶、帽墙的宽度以到耳郭根部为宜。
(3)工作鞋:在污染房间工作时,宜选用全塑料或橡胶雨鞋,必要时再套上一次性塑料薄膜鞋套。对于丙级工作场所,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时,可穿着塑料或橡胶拖鞋,亦可套上一次性塑料薄膜鞋套。
(4)手套:从事细致操作的工作,可选用医院外科手术用乳胶手套,从事洗刷等精度要求较低的可选用耐酸碱的较厚的氯丁乳胶手套。若操作有γ辐射或轫致辐射的放射性物质,可选用不同厚度的含铅橡胶手套。使用时应注意手套的正反两面,反面保持清洁。脱手套时应注意反面可能受到污染。
(5)口罩:口罩是防止放射性物质(气溶胶)由呼吸道进入体内的重要防护措施,口罩应满足:①过滤效率高。②阻力小,平均气流为30L/min时,呼吸阻力应小于3mm水柱。③有害空间的容积尽量小。④轻便,佩戴时视野缩小不超过10%~12%,不影响工作。⑤与面部接触严密而无压迫感,无不良气味,对皮肤无不良刺激。⑥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时不易弄湿。
一般在丙级工作场所操作低、中毒性放射性物质时,可佩戴多层纱布口罩,而对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的操作时需佩戴超细合成纤维滤膜制成的专用口罩。
2 附加个人防护用品
指在特殊情况下,需补充使用的防护用品包括:
1.薄膜工作服
用薄膜塑料或橡皮制成的围裙、袖套、半联合工作服,将其穿在工作服之外,此类对从事可能通过飞溅、洒落污染工作服的工作,如洗涮盛放过放射性物质的器皿、移吸或蒸发放射性溶液等。
2.薄膜鞋套
穿在工作人员工作鞋外。如果被污染可作为放射性废物处理。
3.气衣
属于隔离式防护用品,用于空气被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应急事故处理的工作人员穿用。
4.气盔
气盔为送气式头盔的简称。主要用于短时间进入修理区域或观看被污染房间内的设备时,工作服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而又必须防护呼吸道时使用。
3 规章制度
从事非密封放射源的工作,除应具有符合国家防护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完善的防护设施与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外,还必须有严格的辐射防护规章制度加以约束。目的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为此工作人员必须:
(1)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和正确使用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后才能进行核技术应用项目的操作。
(2)严格执行卫生通过间制度:工作人员由清洁区进入非密源工作场所前,在卫生通过间内更衣、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作结束离开工作场所,先进入卫生通过间洗手、淋浴、更衣,经过表面污染监测确认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后方可进入清洁区。严禁工作人员穿戴着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清洁区。
对于丙级工作场所一般不设置卫生通过间,工作人员仍需在更衣室内更衣、洗手,防止将可能的放射性污染带到清洁区。
(3)严禁在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吸烟、进食、饮水和存放食物。
(4)工作人员皮肤暴露部位有伤口时,应及时包扎处理防止污染;手部有伤口的工作人员,不应继续工作。
(5)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设备、用具用完后应及时清洗,严禁将污染的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洗涤工具带出工作场所外。对报废的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应统一集中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