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输区位法则?什么是劳动区位法则?

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的是德国经济学家 A.韦伯。他于1909年发表《工业区位论》一书,为工业区位理论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严密的研究方法。但是,他的工业区位论是抽象的、孤立因素分析的静态区位论。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他将区位因子分为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点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有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画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

2.第二个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3.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一)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的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最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生产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1时,生产地设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二)劳动区位法则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

(三)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分散和聚集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聚集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

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提出以后,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其他的工业区位论。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360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