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西藏那曲的普若岗日冰原

普若岗日冰原小档案

地理位置:位于西藏那曲地区,海拔在6000米至6800米之间

发现时间:1999年被中美科学家首次发现

重要数据:普若岗日冰原面积4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并被确认为世界上除南极、北极以外的第三大冰川。

世界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

普若岗日冰原被确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除极地地区以外最大的冰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普若岗日冰原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冰川类型方面的一个空白。普若岗日冰原表面平坦,呈西北东南方向条形分布。

实际上是一个由许多大小不等、地势平缓、相互连接的冰帽构成的冰原。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最低处海拔5350米。

这里冰川与湖泊、沙漠伴生,景观奇特。在冰原周围出现沙漠已属世界罕见的了,而围绕普若岗日大冰原的沙漠从远处一直延续到冰原的脚下,近旁再有湖泊分布,这里冰川套沙漠、沙漠连湖泊、湖泊绕冰川,是世界上唯一存在冰川、湖泊、沙漠三景同现的地方了。

普若岗日是藏北高原最大的由数个冰帽型冰川组合成的大冰原。冰川覆盖面积42258平方千米,冰储量为525153立方千米。冰川雪线海拔5620米~5860米。

冰原呈辐射状向周围微切割的宽浅山谷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最大的可以延伸至山麓地带,形成宽尾状的冰舌。在一些下伸较低的冰舌段,形成有许多的冰塔林,主要是以雄伟壮观的连座冰塔林和雏形冰塔林为主。在东南部一些冰舌段雏形冰塔林的上部,分布着奇特的新月形雪冰丘和链状排列有序的雪冰丘。

小冰期以来,普若岗日的冰川呈退缩趋势。环绕冰舌分布的冰碛序列,在北部和东南部普遍可区分出3道。对比研究认为,分别属于小冰期3次寒冷期冰进的遗迹。而西部小冰期冰川作用的范围较小。

按小冰期最盛时的规模量测当时的冰川面积,和现在相比该时段内冰川面积减少了2420平方千米,当时冰川面积比现在大57%,由此引起的冰川资源的减少为36583立方千米,相当于36583×108立方米的水量。

首次发现冰川的腐蚀作用

普若岗日冰原考察队在海拔6000米的一条冰舌前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冰川作用过程——磨蚀作用,这在中国乃至全球中低纬度地区还是首次发现。所谓磨蚀作用,是指冰川运动通过山谷时,把冰下底床的积岩积压、磨光的现象。

世界山地冰川权威姚檀栋研究员和汤姆森教授根据卫星照片在普若岗日东南方向找到了冰原最大的一条冰舌。这条从冰原伸出的大冰舌约长两千米,海拔接近6000米,周边呈梯田状。

在考察中,两名科学家一起登上冰舌以东海拔6200米左右的山顶,俯瞰了冰舌全貌。令两名科学家感到惊异的是,这座冰舌前冰川的退缩痕迹非常独特。冰舌前五、六千米范围内都基本是小颗粒的沙石。

姚檀栋研究员说,世界中低纬度地区大都是山谷冰川,由于地下地形起伏较大,冰川向下的作用力会搬运出许多巨大的石块堆积在冰川边缘,冰川学上形象地称作“刨蚀”作用。

而普若岗日发现的冰川运动过程叫做“磨蚀”作用,是因为冰下地形相对平坦冰川的水平作用把岩石研磨成细小颗粒。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南极和北极大冰盖边缘,在中国和其他中低纬度地区至今还是首次发现。在这种地区发现这种特殊的冰川堆积过程,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变的研究会有新的突破。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29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