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航空111号空难事件:离奇原因,娱乐致死

1998年,瑞士当地时间晚上8时18分,瑞士航空111号班机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前往瑞士的日内瓦国际机场。飞机上搭载有215名乘客和14名机组人员。这是一架型号为MD-11注册编号为HB-IWF的飞机,被称为Vaud。

当天晚上瑞士天气状况良好,天高云淡。飞机飞至33000英尺高空时,副机长闻到飞机上有一股怪异的气味,于是询问机长是否闻到了。

副机长罗突然问道:“机长,你闻到什么了吗?”

机长齐麦曼仔细嗅了嗅:“嗯,是的,是有一股怪味,你去看一看是哪儿出了问题。”

罗来到空调通风口附近看了看,味道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而且,即使从那里冒出些烟也是常有的事,它们对人体无害。

这时,有一位空姐走进驾驶室。

“这是什么味儿?”空姐问道。

罗说:“没关系,是空调里发出来的,客舱里也有吗?”

“没有,”空姐摇摇头,“一点也没有。”

齐麦曼说:“那么就把空调关掉吧。”

空姐关掉空调,走了出去。

这样,正副机长和空姐都没有对此继续追问,然而悲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

4分钟过后,从空调通风口内有滚滚白烟冒出。

罗问:“这是怎么了,空调不是已经关闭了吗?”

“见鬼,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得找地方停下来。”齐麦曼焦急地说。

齐麦曼和航管中心联络,报告了飞机的紧急情况,并请求降落在自己熟悉的波士顿机场,而航管中心建议他们降落在离他们最近的哈利法克斯机场。

客舱长通知乘客们,飞机即将更改航向,由于客舱内始终没有异味也没有烟雾,所以乘客们丝毫没有恐慌。

晚上10时19分,飞机已飞至离哈利法克斯机场56公里处,要求下降高度至21000英尺,并向航空交通管制表示要放掉机上燃油准备作紧急着陆。放掉燃油是标准程序,以防过重的油箱使飞机在着陆时发生断裂。但是如果放油,就意味着111号需要在圣玛格丽特港兜一个圈子,尽管航管员和副机长建议,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可以不按照程序放油,但齐麦曼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真正的噩梦,便从放油开始了。

航管员引导着111号航班,准备在沿海区域盘旋放油,但是驾驶室内的警报突然响起,也就是说,那些烟雾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由很严重的故障引起的。随后,机长和副机长发现,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被那未知的故障彻底毁坏,紧接着是飞机上各种功能陆续失灵,仅仅数秒钟之内,驾驶舱内的情况急转直下,机长向航管中心发布了最紧急求救,但是这一切为时已晚。很快,驾驶舱燃起了熊熊大火,机上的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失灵,灯光、导航仪器等系统都已失效。111号彻底变成了一块仅有完整飞机形状的庞大废铁,它无法像风筝一样轻薄地飘在空中,只能以时速350节坠落在大西洋海面,机上229人全部遇难。

飞机坠毁后,全机分裂成数百万片碎片,最大的碎片不外乎是飞机的引擎及起落架,多数都已沉入海底。调查工作陷入困境,只能依据当晚值班的航管员及黑匣子资料得知飞机是因失火坠毁。

调查人员租用了高科技打捞船,用真空吸取的方法将海底的东西全部吸取上来,然后慢慢寻找线索,但是面对数百万飞机碎片,根本无从调查飞机起火原因。

在对空难原因调查进行到第二年时,又有上百万片111号班机的碎片被打捞上来,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根电线上有电弧,由此便推出了空难原因:由电线短路引起的火花点燃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隔热层,再由PET隔热层点燃了其他东西。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电线短路呢?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令人羡慕的头等舱高级电子娱乐设备。

这个能够在飞机上浏览互联网、看电影、赌博的高科技产品加重了电路系统的负担,同时,瑞航竟然没有对这样一个系统设置一个开关以在必要时刻关闭它。终于,过热的电线引燃了绝缘层,并导致了火灾。大火在飞机坠毁前6分钟烧断了黑匣子的电线,并开始烧断别的电线,在坠毁前几分钟,飞机上的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失灵,速度非常之快,到坠毁前一刻,仅个别几个设备可正常运转。

当电线起火之初,机员根本不知道是电线短路引起火警,只是认为机上的空调系统出了问题,因此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否则,机员当时必须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调查员亦发现,飞机坠毁前6分钟,驾驶舱只有副机师在操控飞机,机长则不知所踪,调查员估计当时机长在扑灭火势,但当时情况已超出机长控制范围,因此机长可能在灭火时殉职。无论如何,失去了机长的111号班机,只得由副机师在驾驶,而副机师可能并不熟悉需紧急着陆的机场环境,以致飞机在附近不断地找寻机场位置,最终,飞机在不断浪费时间的情况下,机件陆续出现故障直至坠海。

很显然,那套神奇的“98款机载山寨ipad”不但没能为瑞航带来可观的收益,反而制造了一起惨烈的空难,这无疑给原本已风雨飘摇的瑞航公司来了个致命一击。由于此次空难,瑞士航空公司在2001年10月破产,并于2002年3月1日结业。

由于111号带来的经验教训,国际上禁止使用PET隔热层,不管多么细微的部件,只要是飞机上的,必须使用绝燃材料。

为了安全,飞机上的设备都设计得极其精密,谁又能想到,会有这么一架飞机活生生地毁在了“玩儿”上。如果当初的售票窗口上写着:“要活,还是要玩儿?”相信瑞航新噱头的吸引力就将一文不值。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367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