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特征?沟谷的发育过程?

一、沟谷的发育

沟谷水流由面状水流发展而成,属暂时性线状水流。水流流量变化大,暴涨暴落,沟底经常干涸无水,洪水时则水流湍急,含沙量大,泥沙粒径大小不一。沟谷水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或山麓地带分布尤为广泛。如我国黄土高原某些地区,植被稀疏,暂时性线状水流形成的沟谷迅速发展,地面遭受强烈切割,沟槽纵横交错,水土流失严重。

按照侵蚀沟谷的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可把沟谷分为切沟、冲沟和坳沟3个发育阶段。

(1)切沟。通常发育在裸露的坡地上,水流顺坡流动,往往聚成多条股流,侵蚀后形成大致平行的细沟。细沟不断侵蚀扩大,发展成切沟,切沟宽、深约1~2m,横剖面呈“V”形,沟缘较明显,沟底纵剖面与沟身所在的坡面大致平行。但沟床如受出露岩层性差异或大石砾阻塞的影响,可形成阶梯状的小陡坎。

(2)冲沟。它是由切沟进一步发育而成。在水流的向源侵蚀作用下,沟头不断后退,并产生陡坎和跌水。同时由于侧蚀作用,沟槽加宽,横剖面呈宽展“V”形。其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宽度和深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冲沟纵剖面与沟身所在的坡面不一致,沟底剖面呈凹弧曲线(图6-3)。

图 6-3 冲沟沟头发展过程

1—流水的活动方向;2—崩塌物流失方向;3—沟头后退方向

(3)坳沟。冲沟发育到一定程度,向源侵蚀和下切侵蚀减弱,不再加深沟底,纵剖面坡度相当平缓,沟床上有沉积物覆盖,沟坡逐渐变得平缓,不再有明显的沟缘。这种宽浅的干谷,称为坳沟,坳沟的形成标志着沟谷发育已进入衰亡阶段。坳沟沟底常已辟为农田。

在冲沟发育过程中,岩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沟谷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水流转变为经常性水流,冲沟就演变为河谷。

应当指出,由于气候、地形、土质和植被等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不同,各地侵蚀沟谷的发育程度和演化阶段颇有差异。在同一区域内,各条冲沟可能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对于同一冲沟系统而言,不同地段的冲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可能有所差别。

二、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在广大山区范围内,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分布广泛,垂直分带比较明显,自上而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集水盆。是指位于沟谷上游的小型盆状集水洼地。盆底受后期流水的切割,常有小型侵蚀沟谷的发育。在坡面径流、沟流和重力的作用下,集水盆周壁不断遭到冲刷而后退,范围随之扩大。特别在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组成物质松软的地区,每当暴雨袭击时,集水盆地的扩展尤其迅速。

(2)沟谷主干。它是集水盆地水、沙的通路。在洪水或暴流的作用下,沟谷受到强烈冲刷,沟床下切深,谷坡陡峻,沟床的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沟谷源头向源侵蚀速度快,致使有些沟谷上游的集水盆表现不显,甚至缺失。

图 6-4 洪积扇

(3)洪积扇。自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出锥或洪积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洪积扇发育往往非常典型、普遍。每当暴雨或冰雪大量融化时,巨大的洪流流出山口后,迅速展开成辐射状散流,加上一部分水渗入地下,水流搬运能力随之大减,大量砾石、沙泥发生沉积,形成一个以沟口为中心的半圆形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其面积可达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扇顶与沟口相连,坡度较大,倾角可达5°~10°以上,边缘坡度逐渐减少。洪积扇平面图如图6-4所示。

洪积扇组成物质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可分为3个相带。

1)扇顶相:位于洪积扇顶部。通常表现为舌状叠覆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大,砾石间常有砂、黏土混杂充填。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由于洪积扇上沟槽很不稳定,水流多次改道、摆动,因而小型的切割、充填构造发育。在砾石层或砂层中,常夹有砂质透镜体或砾石透镜体。

2)扇中相:位于洪积扇中部。组成物质较扇顶为细,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砂层中常见交错层理。砂质透镜体或砾石透镜体分布亦很普遍。

3)扇缘相:位于洪积扇边缘部分。组成物质较细,由亚砂土、亚黏土组成,有时夹有砂质或细砾石透镜体,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地下水往往在该地带溢出地面,局部地段产生地面滞水和沼泽化等现象。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4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