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侵蚀地貌包括:海蚀崖、海蚀穴、海蚀窗、海蚀柱

波浪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最明显。基岩海岸的水深大,外来的波浪能直接到达岸边,将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岩壁的冲击上。波高6 m、波长50 m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的冲击压力达15 t左右,最高可达30 t。波浪水体的巨大压力及被其压缩的空气对岩石产生强烈的破坏,尤其对有裂隙发育的岩石更为明显。被破坏的岩屑砂砾随波浪研磨基岩,加快了海蚀作用的速度。海水对岩石的溶蚀能力比淡水强,不仅碳酸盐岩能溶于海水,海水对正长岩、角闪岩、黑曜岩、玄武岩等都有很强的溶蚀作用,其溶蚀速度比淡水大3~14倍。

海岸经过海浪冲刷、研磨和溶蚀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如海蚀崖、海蚀穴、海蚀窗、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等。

在波浪长期侵蚀下,基岩不断崩塌后退,形成高出海面的基岩陡崖,叫海蚀崖

海蚀崖的下部,大致与海面高度相等处,在波浪的不断冲掏下形成凹槽,叫海蚀穴

深度比宽度大的叫海蚀洞。

在节理发育或夹有软弱岩层的基岩中,海蚀洞可达几十米深,山东石岛沿花岗岩节理发育的海蚀洞长20~30 m,高16 m。冲入海蚀洞中的浪流对空气的压缩作用,冲击洞顶岩石使之崩落,形成海蚀窗

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塌,崩塌物若很快被波浪冲走,使海蚀崖不断后退,崖面坡度变陡,岩石表面比较新鲜,谓之活海蚀崖

如果波浪不能搬运海蚀崖坡脚的碎屑物,崖坡则停止崩塌,坡度平缓,长有植被,称死海蚀崖。向海突出的岬角如同时遭受不同方向的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

海蚀拱桥崩塌后,留下的岩柱或坚硬岩脉侵蚀残留成突立的岩柱,都叫海蚀柱

海蚀崖逐渐后退,波浪不断冲刷磨蚀位于海蚀崖前方的基岩面,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差异,海蚀平台表面常有一些突出的岩脊和小陡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504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