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矿石构造有哪些?

常见的矿石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含量占80%以上,矿物集合体为不规则的或呈不定形形状,分布无方向性,致密且无空洞。呈块状构造的多为富矿石。

(2)浸染状和稠密混染状构造 矿石矿物含量多在30%以下,矿物集合体的形状不定,一般小于0.5cm,多呈稀疏星散状较均匀地分布于矿石中,即为浸染状构造。当矿石矿物含量大于30%时,则称为稠密浸染状构造。

(3)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呈近等轴状的斑点,斑点大小比较均匀,多数可达0.5cm,分布较均匀且无方向性即为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集合体的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匀,如某些部位较稠密,某些部位则稀疏即称为斑杂状构造。

(4)豆状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为浑圆的,其大小一般近于1cm,豆粒可相互连接,分布无固定规律,有时亦可呈定向排列。外生条件下形成的豆粒内多具同心环带。

(5)条带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呈单一方向延长状,且彼此相间分布。

(6)脉状、交错脉状和网脉状构造 脉状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呈单一方向延长的脉状分布于矿石或围岩中,脉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两组脉相互交切称交错脉状构造。几组不规则的脉交切成网,则称网脉状构造。

(7)角砾状和环状构造 一组矿物集合体(围岩或矿石)的形态不规则,呈破碎角砾,被另外一组矿物集合体胶结,胶结物可由矿石矿物或脉石矿物组成,称为角砾状构造。以角砾为核心,与某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依次呈环状包围即为环状构造。

(8)晶洞状和晶簇状构造 在围岩和矿石的空洞内,生长着具有一定晶面的矿物集合体,保留有部分空洞即称为晶洞状构造。洞内的矿物晶体群即为晶簇状构造。

(9)多孔状和蜂窝状构造 矿石疏松具许多孔洞,孔洞形状和大小不一,分布多无一定规律即为多孔状构造。孔洞的孔壁由难溶的矿物质组成隔板,呈细小的矩形、方形或菱形等,形似蜂窝可称为蜂窝状构造。隔板宽大则可组成骨架状构造。

(10)土状或粉末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为疏松粉末,多呈被膜状分布,或疏松聚集呈土状。

(11)胶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形态复杂,表面具球状、椭球状凸起,断面虽弯曲环带、同心环带,具壳状或波浪状、环带间可为过渡的,亦可由孔隙或组分不同而分开,具星状孔隙或于裂纹、裂纹可平行或近于垂直环带,亦有呈网状裂纹的,矿物集合体主要为隐晶质或非晶质的。

(12)鲕状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为浑圆的,形似鲕粒,其直径一般约为0.2cm或更小些,鲕粒较密集、其间胶结物较少、鲕粒与胶结物的组分可以相同或各异,鲕粒内具有同心环带。

(13)肾状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呈半球或半椭球的凸面,形似肾状,一般约1cm或更大些,其内部呈半圆形同心环带。

(14)结核状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呈大小不同的球状或椭球状的独立结核,结核可从不足一厘米到几十厘米,结核内具同心环带壳层。鲕状、肾状及结核状构造系胶状构造的变种,仅据其特殊形态而命名。

(15)纹层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呈两向延长的微层状,层间可为渐变的或显示矿物组分或结构不同等,各层相互交替平行分布且与围岩层理一致。

(16)片状和片麻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为延长的,由柱状或片状矿物呈定向排列平行分布,显片理面的称片状构造。除片状和柱状矿物外,还夹有粒状矿物(可拉长变形)呈定向排列,但延续性不强,呈片麻理的即为片麻状构造。

(17)皱纹状构造 延长状的集合体,呈弯曲的波状或小褶皱等复杂花纹,称为皱纹状构造。

(18)叠层石构造 矿石矿物集合体沿不同类型叠层石的基本层分布,各层连续性强,层间近于平行。按叠层石的形态不同可有波纹状、球核状等叠层石构造。

(19)气孔状构造 矿石中有形态不规则的气孔,孔壁多为棱角状、椭球状等,可由矿物的晶面砌成,气孔大小不一,大者可达20~30cm,小者约为0.1cm,气孔常被其他矿物充填。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113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