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铜、锌的形态分析:实验原理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统计,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10以上,每年受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 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主要包括有大气降尘、污水灌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堆置、采矿冶炼、农药化肥等。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可利性,除了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有关外,更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有很大关系。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不同,其活性、生物毒性及迁移特征也不同。

实验原理

土壤金属形态测定方法的重点在于测定与土壤固相或者液相结合的金属含量,而形态测定的难点在于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实际测量金属的真实形态非常困难。人们通常采用土壤连续提取方法来表征金属形态。土壤连续提取方法指的是采用不同的试剂,选择性地溶解特定固相并释放出与此结合的金属,从最易提取的与固相结合的金属到最难提取的与固相结合的金属,使用越来越强的试剂逐步分离。这样的提取方法能够分析出来与各个固相结合的金属含量。

Tessier等人在1979年提出的连续提取法是形态提取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他将土壤中金属形态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水溶态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直接用蒸馏水提取;可交换态指可被中性盐替换的土壤胶体表面非专性吸附的金属离子;碳酸盐结合态是石灰性土壤中的重要形态;铁锰氧化态是被土壤中铁锰氧化物专性吸附的部分,只能被亲和力相似或更强的金属离子置换;有机结合态是金属与土壤有机质结合的部分;残渣态是指结合在矿物晶格中的金属离子。后来许多有关金属形态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动。

Tessier的连续提取法操作较为烦琐费时,本实验采用的是1993欧盟标准物质局(BCR)提出的三步提取法,分别为:

①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②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③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260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