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的发明和能源的开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创造了丰富的产品,同时也给产品包装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全球化贸易的日渐发展,大量的产品要求迅速、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包装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为包装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提高了手工业时期的生产效率,商品的生产由小批量的手工加工转向大批量的机器生产模式,从而使商品交换逐渐进入大众化的消费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的机械制品不注重形式美的法则,往往丑陋不堪。于是,人们一方面重视设计艺术,另一方面开始探寻机械化生产方式之下合适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设计发展史上,经历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从法国开始后来蔓延到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传统。新艺术运动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以解决产品造型与装饰问题,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
显然,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法国开始的新艺术运动;无论是整个设计领域,还是包装设计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看到了某些现象,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所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没有看到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对设计的主观要求。因而在包装设计方面,只是注意到了装饰风格倾向,而忽略了造型与装饰的结合,在设计上单纯注重了装饰上的唯美表现。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虽为现代设计萌芽和形成做出了贡献,但它们都回避机器生产这一现实去寻找新时代的设计方法和风格。这种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从根本上没有为现代工业生产创造出合理的设计艺术理论,无疑会阻碍工艺设计的发展。不少设计师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不得不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主义设计在这种形式下应运而生。
在现代主义设计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设计领域重要分支的包装设计,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1)为了彻底解决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和产品造型与装饰的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在包装设计领域,设计师所注重的是机械化产品的形式和审美表现,因而“功能主义”在设计中占主流。为了快速地发展社会经济,极大地增加社会的物质产品,以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为主体的包装的功能性成为包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在现代主义设计精神之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材料被大量地运用到包装上,但人们对于各种新材料在包装中的运用主要注重其经济性和便利性,而忽略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因而,包装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一方面,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方面尤以塑料作为包装材料表现最为突出。
(3)随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他们向国外倾销商品的不断加剧,在这一时期,包装设计在其风格方面更加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和地域特点,国际化的风格开始出现和形成。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通常形成了适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或多重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包装设计发展到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与时代、与人们的审美观念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从这时开始,与其他设计领域一样,在包装设计领域也开始了反思和新形式的探讨。这种探讨,到20世纪80年代便形成了几大主流趋势:一是包装设计必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二是包装设计必须面向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三是包装设计必须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结合;四是包装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精神多元化的需求。正是在上述四种趋势之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真正全面解放和自由相适应的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体系正式确定,并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