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蚀阶地?海蚀阶地的形成过程?

在海蚀崖形成的同时,随着波浪冲刷崖基,海蚀崖不断地后退,波浪也不断冲刷、研磨着位于海崖前方由于海蚀崖后退残留下来的基岩面,波浪对于基岩的作用是沿着整个水下岸坡发生的。由于水下岸坡各处的水深不同,波浪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经过相当长时间后,水下岸坡整个基岩面成为具有平缓坡降微微上凸的形状,这样的基岩面称为海蚀阶地或岩滩。海蚀阶地是海蚀作用强度的标志,其宽度有较大的差异。

鲍特(C.F.Bird)根据潮差作用海蚀阶地的分类(图7-11),在强潮海岸,低潮位处有一陡坎,其高度相当于潮差,而沿高潮位发育了平台。在弱潮海岸,低潮位处有一脊,而沿低潮位发育平台。在中等潮汐海岸,平台发育在高低潮位之间,成为缓缓倾斜的平台。

图7-11 海蚀阶地的分类

HT 为高潮位; LT 为低潮位

风暴发生时在高潮位集中了最大的能量,使海蚀崖后退,岩滩变宽,海蚀崖的侵蚀后退过程是,岩滩发育与存在的最重要的过程,波浪挟带沙砾对岩滩的磨蚀,岩滩增宽变得平缓,海蚀作用强烈处,海蚀阶地很宽,而海蚀作用微弱处,海蚀阶地就狭窄,或根本不发育。在缺乏海蚀阶地处,即使海岸带有悬崖,也不能认为是海蚀崖,这种悬崖大多是由于陆上作用形成的,即由于风化、剥蚀所产生的,后来因为海浸淹没了陆地才使它濒临于海边,而貌似海蚀崖,此为假海蚀崖。

海蚀阶地的表面不是平坦的,因海蚀作用的久暂、切割的特性以及岩性等原因,使得海蚀阶地表面有次一级的地貌。常见的是岩滩表面崎岖不平,具有很多小陡坎与高约20~50cm的石脊。在岩滩表面还有很多凹坑,它们是由停留在岩滩低处的砾石研磨成的,有的凹坑深达1m或更深。这些凹坑逐渐降低了岩滩的表面。在碳酸盐岩石上,这种作用因海水的溶蚀作用而强烈得多。风化作用和溶蚀作用使两个凹坑之间的石脊变薄,渐而倒塌,促使岩石表面总的高程降低。这些负地形发生在岩石的裂隙带或者在具有岩性差别的地段。例如,坚硬岩层或岩脉受激浪作用形成正地形,而在毗邻围岩地段形成负地形。这些负地形形态是不规则的,由有裂隙的岩石性质而定。由于岩性的不一致,使得最坚硬的部分,在海蚀过程中完全分隔出来,形成突立于岩滩表顼的石柱与孤峰,称为海蚀柱(sea stack)。有时激浪会蚀穿孤峰中部成拱门状,称为海穹(sea arch)。沿海居民常据它们的形态称呼之。例如,青岛的海蚀柱称石老人,芝罘岛的石公公、石婆婆,屺岛的将军石,山海关的姜女坟等。这些岩滩表面的残留体大多是由坚硬的岩株、岩脉或喷发岩体所成。

海蚀柱的位置有些是靠近海蚀崖的,有些距离海蚀崖很远(可达1km或更远),它的位置分布表示海岸蚀退的程度,海蚀柱距岸愈远,遭受到波浪冲刷的作用愈加强烈。因而高度与体积皆逐渐变小,或者突然崩塌而最后消失在澎湃的海浪中。

在一些由向海倾斜的层状岩石所组成的,并具有较大坡度的岩滩上,由于波浪的磨蚀作用,岩滩表面会形成鳞片状的海滩花纹。

在含钙质的岩石分布处,海水的溶蚀使岩滩表面产生很多溶蚀浅沟、浅洼地和小岩脊,而进一步形成高约几米的石芽与溶沟的喀斯特海滩。例如,大连的黑石礁海滨。在珊瑚礁海岸带海蚀阶地上会溶蚀成小型的蘑菇石与棚架等微地貌。

当海岸是由一些质地不均一,并具有水平层次的松软岩石层组成时,由于差别的海蚀作用而形成具有数级陡坡的岩滩,波浪进一步冲刷掏蚀小台阶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滩面。

当海蚀阶地发育到相当规模以后,逐渐趋近于均衡剖面,此时阶地面比较平坦、规则,作用于其上的激浪流由于经历了宽广的滩面后,能量已消耗殆尽,因此其作用已达不到海蚀崖基脚,这时海蚀作用即减缓,后退停止,在崖麓堆积物增多,不被侵蚀带走。

大规模的海蚀地貌多发育在基岩海岸。松散沉积物的海岸不耐侵蚀,各种海蚀形态不能长时期的保存,且松散的海蚀产物堆积在岸边,减缓了海岸坡度而使波浪作用减弱。而基岩海岸坡陡、水深,波浪作用强烈,发育了各种海蚀地貌。海蚀的基岩海岸常成为曲折的港湾岸,岬角处波能辐聚,冲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发育。而在岬角之间的港湾,波能辐散,冲蚀作用弱而有堆积作用。岬角海蚀产物在湾顶堆积成阶地,堆积的发展使海蚀崖退化为死海蚀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357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