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洛克比大空难:火球坠镇,真凶难觅

“洛克比空难”周年纪念日前夕,罹难者的亲友再度接到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年之前,多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人员原本订了泛美航空公司的机票,准备从法兰克福搭乘103航班飞机前往伦敦。然而其中有80%的人临时取消了订位,没有坐上这班在洛克比上空爆炸、造成259名乘客与机组成员死亡的噩运班机。这些逃过一劫的大使馆人员和罹难乘客的差别在于,他们事先接到了情报警告:恐怖分子计划攻击一架从法兰克福起飞的泛美班机。 这项警报于12月5日首度发布。不久之后就贴在驻莫斯科美国大使馆的公告栏上。罹难者家属要追根究底,为什么他们一直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驻莫斯科美国大使馆人员就能如此幸运,免此一劫?

空难夺走了马丁·凯德曼32岁儿子比尔的生命。他是一位优秀的音响工程师。凯德曼与一群罹难者家属代表来到交通部与官员会谈。凯德曼描述了事件经过情形。 凯德曼说:“接见我们的是飞行安全事务主管克利斯·哈里斯。他告诉我们,那个警报是一个假情报。我们追问,当局什么时候判定这是一个假情报的?他说英国方面并不知道。他还说,驻莫斯科美国大使馆公布这一警报是错误之举。我们接着问他:‘你的意思是那些美国人之所以逃过这一劫,原来是因为大使馆的某位人士犯了错误,发布了假警报?259名不知情的乘客之所以在劫难逃,仅仅是因为英国政府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他只会说一些马后炮似的风凉话。”至于那个警报对于大使馆人员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英国与美国政府始终只字不提。凯德曼夫妇曾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一些美国的顶级律师。他们正努力为洛克比空难罹难者争取赔偿金。信上说:“尽管当时有来自赫尔辛基与东芝牌收音机有关的警报,而且80%的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人员取消了法兰克福班机预订座位,然而泛美航空公司还是没有将警戒状态提升到全面检查行李的级别。”后来凯德曼联络到写这封信的律师,询问他到底有多少大使馆人员取消预订座位。他回答:“你要的资料属于高度机密,最好别碰。我也无法给你更多的资讯。”

事实上,在泛美航空公司那趟死亡航班上,扣除乘客和机组成员之后,还有159个空座位。大家想知道的是,与去年圣诞节假期其他飞越大西洋的航班相比,这班飞机的载客状况是否正常,但泛美航空公司拒绝予以说明。公司人员表示,载客率属于商业机密,不便奉告。1989年12月21日在《每日镜报》上,凯德曼说:“今年8月,我们接到了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来信。她向我们保证:政府会尽一切所能揪出这桩暴行的凶手。然而在我们看来,政府如果真的要负起责任,就不应该拿一个没名没姓的恐怖分子来充数。英国政府有责任维护本国的飞机安全。但他们先是有亏职守,现在又忙着掩饰真相。”

美国总统委员会关于飞行安全的调查报告有许多令人疑窦丛生的疏漏。其中之一就是它略而不提今年2月16日该委员会人员曾与空难的英国籍罹难者家属举行会谈。会谈结束之后,一名委员会成员将一位罹难者父母拉到一旁,以略带激动的口吻谈到英国与美国政府如何对待家属。这位委员先是鼓励家属“继续奋斗”,然后提到两件事:一、英国与美国政府对洛克比空难的真相与真凶心知肚明,但是不愿公之于世。二、媒体对于空难的“大胆揣测”,有一大部分是完全正确的。

至今关于洛克比空难最大胆也最可信的就是“运毒阴谋论”。探究其内容是:当装有炸弹的行李出现在法兰克福机场后,被中情局人员标上“不必通关”的标志。中情局当时正在运作一条通往美国的毒品运输管道,目的是以金钱利益换取伊朗的协助,以促成伊斯兰激进组织释放他们绑架的西方人质。这项阴谋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件在法兰克福机场没有按规定检查的行李,居然可以送往伦敦,并且再一次未经检查就上了泛美航空103班机,最终在洛克比上空爆炸。事实上,“运毒阴谋论”同时也能解释,为何美国驻芬兰大使馆接到电话警示,指称有一架从法兰克福起飞的泛美班机将遭到炸弹攻击,但法兰克福与伦敦对此都无动于衷,没有采取任何特别措施。这项来自赫尔辛基的报警是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将它公布,并导致大使馆人员纷纷取消他们为圣诞节假期预订的泛美航空公司的机票。

“运毒阴谋论”中还有一种说法显然会令英国首相大感不悦:它指出,在“特定的情况下”,像赫尔辛基警示这类预警恐怖攻击的信息,应该对外公布。然而撒切尔夫人表示,她认为公布报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367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