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程之家 海洋工程 正文 下一篇:

什么是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

海岸线是指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但在实际海岸中,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固定界线。海水随潮汐有涨有落,加之有波浪作用,海与陆的分界线是时时变化的。为便于研究,我国国家标准将多年大潮高潮时的海陆分界线定为海岸线。即便如此,高潮位时的海面很难有平静的状态。在风浪和涌浪的作用下,海水向岸冲上一定距离,海水常在它到达的陆域边缘留下痕迹。因此,为便于观测,测绘部门将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定为海岸线,依照此方法可以较明确地将海岸线标识出来。

在波浪、潮汐、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下,海岸线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不断发生变化,这个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带的具体范围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规定: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延伸10km左右,向海扩展到10~15m等深线。

海岸是指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海底,向陆延至风暴浪所能达到的地带。从海岸地貌学角度讲,海岸是指现在海陆之间正在相互作用和过去曾经相互作用过的地带,因此,除包括现在的海岸带外,还包括上升或下降的古海岸带。

现代海岸带从组成上可将其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如图2-1所示。

潮上带或称滨海陆地,指平均大潮高潮位以上至风暴浪所能作用的区域。在此范围内有海蚀崖、沿岸沙堤及潟湖低地等,它们大部分时间暴露在海水面以上,只在特大风暴时才被海水淹没。

潮间带,指平均大潮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地带,主要包括海滩或潮滩,其高潮时被淹,低潮时露出。

潮下带或称水下岸坡,指平均大潮低潮位以下到海浪作用开始掀起海底泥沙处,即水深大约是二分之一波长的位置。

图2-1 海岸与海岸带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32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