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子经济性

在传统的化学反应中,评价一个合成过程的效率高低一直以产率的大小为标准。而实际上一个产率为100%的反应过程,在生成目标产物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而这些副产物不能在产率中体现出来。为此,1991年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B.M.Trost首次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如加成反应:A+B→C),达到零排放,即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

Trost认为合成效率已成为当今合成化学的关键问题。合成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顺反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中究竟有多少原子进入产物。一个有效的合成反应不仅要有高的选择性,同时应有较好的原子经济性。例如,对于一般的有机合成反应,传统工艺是以A和B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C,同时有D生成。其中D是副产物,可能对环境有害,即使无害,从原子利用的角度来看也是浪费。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应该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进入产物,不生成副产物和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减少污染。

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atom utilization,AU)来衡量。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58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