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非常明显,但并非单一的降低或增高。按其垂直分布的具体特征,通常将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等4层。

1.对流层

对流层 是地球大气的最底层,其下边界为地面或海面。地界(高度)随纬度、季节等因素而变,在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km,中纬地区平均为10~12km,极地平均为8~9km。就季节变化而言,夏季对流层高度大于冬季。对流层的名称首先由法国的德·波尔特于1908年提出,其意思是说这里是空气对流的地方,空气得以充分混合。

概括起来,对流层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的数值随地区、时间和所在高度等因素而变。平均而言,每上升100m约降低0.65℃,这个气温降低速率称为(环境) 气温递减率 ,通常以 γ 表示,平均值 γ =0.65℃·(100m) -1 。当然,有时在某地区会出现气温不随高度而变,甚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称为 逆温 )的情况。对流层顶的温度在低纬地区平均约为190K,高纬地区约为220 K。

(2)大气密度和水汽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对流层几乎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水汽的90%。

(3)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包括有规则的垂直对流运动和无规则的湍流运动,它们使空气中的动量、水汽、热量以及气溶胶等得以混合与交换。

(4)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空气受地表的影响最大,因此,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差异使对流层中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以上4个特点为云和降水的形成以及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大气中所有重要的天气现象和过程几乎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对流层成为大气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对流层在国外还常称它为“天气层”。

2.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5km左右这一范围称为 平流层 。其主要特点如下。

(1)最初20km以下,气温基本均匀(即随高度基本不变);从20km到55km,温度很快上升,至平流层顶可达270~290K,这主要是由于臭氧吸收太阳辐射所致。臭氧层位于10~50 km,在15~30km臭氧浓度最高,30km以上臭氧浓度虽然逐渐减少,但这里的紫外辐射很强烈,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能迅速增高。

(2)平流层内气流平稳、对流微弱,而且水汽极少,因此,大多数为晴朗的天空,能见度很好。有时对流层中发展旺盛的积雨云顶部(卷云)也可伸展到平流层下部,在高纬地区有时日出前、日落后,会出现贝母云(也称珍珠云)。

3.中层

自平流层顶部向上,气温又再次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至离地80~85km处达最低值(160~190K),这一范围的气层称为 中层 或中间层。造成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在这一层中几乎已没有臭氧,另一方面,氮和氧等气体能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吸收掉。

在中层,有相当强烈的垂直对流和湍流混合,故又称为 高空对流层 ,然而,由于水汽极少,只是在高纬地区的黄昏时刻,在该层顶部附近,有时会看到银白色的夜光云。

4.热层

中层顶(85km)以上是 热层 ,这一层没有明显的上界,而且与太阳活动情况有关,其高度约在250~500km。在这一层,由于氧原子和氮原子吸收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而使气温再次升高,可达1000~2000K。在100km以上,大气热量的传输主要靠热传导,而非对流和湍流运动。由于热层内空气稀薄,分子稀少,传导率小,因此,该层的气温能很快上升到几百度。然而,由于大气稀薄,分子间的碰撞机会极少,温度只有动力学意义(温度是分子、原子等运动速度的量度)。如果宇航员能从宇航仓内伸出手来,他也不会感觉到“热”,因为热量还与分子的多少有关。

热层的温度有很显著的日变化,下午的温度可比早晨温度高300K,甚至更多。

热层顶的上部是大气的最高层。在这层中气温很高,但随高度的增加很少变化。由于气温高,粒子运动速度很大,而且这里的地心引力很小,因此,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粒可能散逸到星际空间,这一层通常称为 外逸层 或散逸层。

根据卫星观测,可以推算出不同高度上的空气密度,从而估计外逸层的高度。观测表明,外逸层的高度可以从2000~3000km向外伸展到很远,并逐渐与行星空间融合。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86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