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吹气对色谱分离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要设定尾吹气

(1)提出问题

尾吹气是载气的一个分支气体,从色谱柱后直接进入检测器的一路气体。什么情况下需设定尾吹气?尾吹气对分离测定有什么影响?

(2)分析原因

在色谱柱末端到检测器之间有一个死空间,称为柱后死体积,是由检测器的体积、形状等因素引起的。柱后死体积和检测器死体积会影响毛细管柱的柱效和色谱图峰形。但用填充柱时因载气流量大而影响不大,因而填充柱可不加尾吹气;而使用毛细管柱时则要加尾吹气,使样品快速到达检测器,来消除柱后死体积的影响,保证检测器高灵敏度工作。

例如,假设色谱柱末端到检测器之间有12μL的死体积,当填充柱以36mL/min的载气流速通过时需要0.02s,而毛细管柱以1mL/min的载气流速通过时则需要0.72s,所需时间是填充柱的36倍。对于填充柱,0.02s的停留时间不影响柱效和峰形,但是对于毛细管柱,0.72s的停留时间对柱效和峰形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毛细管柱因连接困难造成死体积大,一般要加尾吹气。

尾吹气对分离测定的直接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 提高检测器响应值和响应速度;

② 改善色谱峰形。

(3)解决方案

毛细管柱设置尾吹气,保证了检测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能快速将样品组分吹送入检测敏感区,消除了检测器死体积的柱外效应,从而消除了柱后死体积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因而达到了改善柱效和色谱图峰形的效果。对于毛细管柱,尾吹气是一路重要的气体,要根据所用检测器类型和色谱柱的内径尺寸,来确定设置的尾吹气流量。同时,有时候为了分析的需要,需要仪器在比平常更高灵敏度条件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尾吹气等各路气体。

通常情况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热离子化检测器(NPD)需要柱内载气和尾吹气流量之和约30mL/min。当常规毛细管柱分流后流量为2mL/min 时,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需要流量约30mL/min 的尾吹气。同样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当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时,柱内流量上限可达到15mL/min,因此需要15mL/min以上的尾吹气。

要准确设定好尾吹气流量,还需要先知道如何测定尾吹气流量,测定方法不同仪器可能还有所差别。一般气相色谱仪,装好色谱柱后,可在检测器出口处用皂膜流量计测得柱内载气和尾吹气流量之和,而用测定死时间的方法即可计算出柱内载气流量,从而可计算尾吹气流量;而部分仪器,由于设计上的原因,不能在检测器出口处用皂膜流量计测定载气总流量,只能拆开连接尾吹气的管路,再用皂膜流量计测尾吹气流量;对于一些高端仪器,都是采用电子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流量控制器,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压力和流量的自动控制,因此,每一路气体的流量都可以直接在仪器控制面板或工作站上设定、读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180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