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配偶数有单配偶制(monogamy)和多配偶制(polygamy),后者又分一雄多雌制(polygyny)和一雌多雄制(polyandry)。
①一雄多雌制:
一雄多雌制是最常见的婚配制度,如海狗科(Otaridae)。海狗营集群生活,尤其在繁殖期内。通常雄兽首先到达繁殖基地,如岩岸、沙滩或大块浮冰,随种而异,争夺并保护领域。雌兽到达较晚,不久就生育幼仔。一只雄兽独占雌兽少则3只,多至40只以上,可以称为“闺房”(harem)。“闺房”大小(指雌兽数)随种而异,也因雄兽凶猛程度和体力而不同。通常在产仔后不久,雄兽就在陆上与领域内雌兽交配,怀孕期为250~365天。
不少种海狗有孕妊潜伏期记载。雄兽不参加育幼,但保护领域及其“闺房”,幼兽2周内不会游泳,一般在6~12个月断奶。黑琴鸡( Lyrurus tetrix )和草原榛鸡( Tympanuchus cupido ),每到繁殖季节,雄鸡集中在一起(称为lek,意即求偶集会或舞场)激烈地格斗,雌鸡则在一旁观看。通过格斗,雄鸡分出等级,优势个体占据lek中心作领域,次级的在外。然后雌鸡选择自己的配偶并明显有选择占有中心区的强雄倾向,导致雄鸡的繁殖贡献有很大区别。如对黑琴鸡调查,有1/3雄鸡占有3/4的总交配次数,最多的一只雄鸡与17只雌鸡交配。
②一雌多雄制:
与一雄多雌制相比较,动物中一雌多雄制很稀见。据统计,鸟类中只占1%,典型的例子是距翅水雉( Jacana spinosa )。由于栖息地有限,种群中每年只有一部分雌鸟繁殖。雌鸟与若干只雄鸟交配,在不同地方产卵。与一雄多雌制相反,伏窝和育雏由雄鸟负担。两性异形也很明显,但雌鸟个体大于雄鸟,更具进攻性,并协助雄鸟保护领域。如果捕食者杀害了窝雏,雌鸟几乎立即能与雄鸟再次交配,几天后就产一窝新卵。实际上距翅水雉的雌鸟已特化成为产卵“机器”,而在伏窝育雏上,与一般的一雄多雌相比较,雌雄职责已颠倒。
③单配偶制:
非生物学家往往认为单配偶制是高等动物的特点,实际上动物界内单配偶制是比较少见的,只有鸟类以一雄一雌制较普遍,例如鸳鸯、天鹅、丹顶鹤和许多鸣禽。哺乳类中单配偶制有狐、鼬和河狸等,其他脊椎动物各纲中单配偶制也有其例。因为晚成鸟刚孵化的幼雏发育很不完善,更需要双亲共同抚育,所以多数晚成鸟是单配偶制,而早成鸟以多配偶制居多。如北温带的许多鸣禽目食虫性小鸟,由于作为其食物资源的昆虫最丰富的时间是春季,有充分保证的期限不是很长,所以雏鸟必须迅速成长发育,并且缩短育雏期以减少遭受捕食危害的概率。
待繁殖期一过,常集成较大的鸟群,过游荡的生活,而不再在自己的领域上过“家庭”生活。动物的婚配制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取决于食物的分布和保证情况、保卫资源和进行婚配消耗的能量以及种群密度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