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又称土壤湿度,是指保持在土壤孔隙及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分。其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和灌溉水,此外尚有近地面水汽的凝结、地下水位上升及土壤矿物质中的水分。
土壤水的分类
1. 按物理形态划分
按物理形态划分,可分为固态、气态及液态三种。固态水仅在低温冻结时存在,气态水常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液态水存在于土粒比面和粒间孔隙中。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其中液态土壤水分数量较多(图5-3)。
图5-3 土壤水的分类
2. 按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划分
按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划分,通常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存在于土壤颗粒表面的水膜称为吸湿水(hygroscopic moisture);
当土壤水分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粒表面还有剩余的吸附力,虽不能再吸收水汽,但可以吸收液态水,这部分水被吸附在吸湿水层之外,定向排列为水膜,称为膜状水(membranous water);
当膜状的吸湿水充满土壤毛细孔隙后,靠毛管力保持的土壤水分称为毛管水(capillary water);
经过长期降水或灌溉之后,土壤内部孔隙几乎全部被水分占据,达到饱和状态,使存在于大孔隙中的水因重力作用而下移,进入地下水潜水层,这种水分只能暂时保持在土壤中,一旦外来水源中断,则很快流失,称为重力水(ground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