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植物的直接伤害表现为:冷害、霜害和冻害

由于温度过低而直接对植物体产生的伤害为直接伤害。一般表现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1)冷害(chilling injury/ cold hardiness)。

也称为寒害,是指0℃以上低温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有时甚至是接近20℃条件对喜温植物产生的危害。不同植物在其生育的不同阶段,生理上要求的适宜温度与能忍受的临界低温大不相同,低温会延缓植物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速度甚至破坏其生理功能。

冷害主要包括:

①低温使叶绿素生物合成受阻,叶片发生缺绿或黄化,光合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②冷害使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即先升高后降低,呼吸代谢失调;

③低温下根系生长减慢,吸收面积减少,呼吸减弱,供能不足,使体内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分配受到限制,水分平衡被破坏,导致植株萎蔫干枯;

④植物受冷害后,水解酶类活性常高于合成酶类,物质分解加速,表现为蛋白质含量减少,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增加,淀粉可溶糖含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下降,活性氧积累,引发膜脂过氧化伤害。当然,冷害也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2)霜害(frost injury/damage)。

也叫霜冻害,是指由于霜的出现而造成的植物伤害。霜是由于气温或地表温度下降到冰点,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时形成的白色冰晶。当发生霜冻时,如果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也可能不出现白霜,此时的霜冻称为黑霜。霜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初霜(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和终霜(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最为明显。初霜至终霜之间的时期为霜期,终霜至初霜之间的时期为无霜期。事实上,自春末至冬初,虽然夜间温度可降至0℃以下,但由于空气水汽没有达到饱和,因而不会有霜出现,所以有人认为地面最低温度≥0℃的持续期为无霜期。由于每种植物对霜的生理反应各不相同,因此实际上无霜期并不等于植物的真正生长期,但长期以来无霜期仍被视为关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遭受霜冻后,植物不一定都会被冻死,当霜冻不严重时,温度回升即可通过缓慢解冻而恢复活力。但如果霜冻后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急剧上升,会使细胞间的冰晶迅速融化成水,而这些水分在还未被细胞逐渐吸收前就已大量蒸发,则会造成植物枯萎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霜冻强度越大,降温后天气越晴朗、气温回升越急剧,对植物危害就越大,越易造成植株死亡。

(3)冻害(freeze injury)。

指植物体受到冰点以下的低温胁迫,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由于各种植物对低温的适应性不同,它们有可能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仍保持不低于0℃的体温而免遭冻害。在我国北方地区,冻害是主要的低温伤害方式。

冻害的机理主要有:

①细胞间隙结冰伤害,即温度缓慢降低,使植物组织内温度降到冰点以下,出现胞间结冰。胞间结冰不一定使植物死亡,大多数植物胞间结冰后经缓慢解冻仍能恢复正常生长。

②细胞内结冰伤害,即当温度骤然降低时,不仅细胞间隙结冰,细胞内也会同时结冰。细胞内冰晶体积小,数量多,它们形成会对生物膜、细胞器和基质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机械伤害,而原生质结构的破坏必然导致代谢紊乱和细胞死亡。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25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