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种群的出生率?什么是种群的死亡率?

1. 出生率

种群出生率(natality)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生的后代个体百分数,反映了种群在某一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例如,在一个有1000个个体的种群中,一年内出生了200个后代,此种群的年出生率就是20%。此处的出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分裂、出芽(低等植物、微生物)、结籽、孵化、产仔等多种方式。出生率有绝对出生率和相对出生率两种表示方法:

B = Δ Δ , b= Δ /N· Δ t

上式中,Δ 为种群新产生的个体数,Δ 为时间间隔,B为绝对出生率,b为相对出生率,N为种群的个体总数。

种群出生率通常以相对出生率来表示,多以每年每1000个个体的出生率或每年每一个雌体产生的个体数来反映。如1983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8.62‰,即人口种群中每单位时间(年)每1000个个体的出生数为18.62。此外,种群的出生率也可以用特定年龄出生率来表示,特定年龄出生率是按不同年龄组计算其出生率,如2龄野兔平均每个雌性个体每年产4只野兔,而1龄野兔平均每个雌性每年产1.5只野兔。

种群出生率还可分为生理出生率(或理论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潜在出生率,physiological natality)、生态出生率(或实际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理论出生率反映的就是种群的繁殖力或繁殖潜能,即在理想的最适条件下种群不受外界因素限制时的出生率。但实际上不可能有理想的最适条件,这主要是由于生存竞争等的存在,繁殖力总要受到多方面的抑制。例如,由于竞争而出现的食物短缺以及气候变动等都能影响生殖力(如影响卵的发育),不是所有个体都能产最多的卵,也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孵化或长成成体,所以生态出生率总是低于生理出生率。各种生物的生殖力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低等动物的生殖力都高于高等动物。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有性成熟时间的早晚、每次产仔数、产仔周期和胚胎期长短、能育年龄、食物条件、生存空间等。

2. 死亡率

死亡率(mortality)是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个体的死亡数量,可以分为生理死亡率(physiological mortality)[或最小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理论死亡率]和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也称为实际死亡率(realized mortality)]。

生理死亡率是指理想条件下,种群内个体都达到生理寿命的死亡率,其实是指只有年老自然死亡时的死亡率;但生态死亡率远高于生理死亡率,因为种群中大多数个体不可能都活到其生理寿命,总有些个体因疾病、饥饿、冻害、被捕食以及各种意外事件而夭折,这些都会引起死亡率增加。各种生物的寿命也有很大的不同,个体寿命是决定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昆虫多数是几天到几十天死亡,有的树木可以活几千年。死亡对种群来说不一定是坏事,这必须与出生率联系起来考虑。因为一些个体死亡了,就会在种群中留下空隙给出生的一些新个体。这样的种群往往生命力更强。具有高死亡率、寿命短但具有强生殖力的种群往往比一个长寿命的种群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死亡率是生物种群的一种自然特征,它也受环境条件、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死亡率高;反之则低。比如,寒冬的一次低温可以引起大量越冬昆虫的死亡,而一个适合的气候条件则可引起害虫的大量产生等。种群密度增加时,死亡率一般也增大。种间的竞争、捕食也是影响种群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种群死亡率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人为因素如人的调控、输入、输出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27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