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的,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沙门氏菌可引起混合型的食物中毒,一是内源性污染;二是外源性污染。由于沙门氏菌的分布广,如果畜禽粪便污染了食品加工场所的环境或用具,就会造成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

(1)生物学特性

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大小为(0.7~1.5)μm× (2~5)μm,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身鞭毛,纤毛,能运动,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红细胞;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h后,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其菌落特征亦与大肠杆菌相似(无粪臭味);生化特性较一致,一般是: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蔗糖;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氨。本菌不耐热,55℃ 1h、60℃ 15~30min即被杀死;在外界的生活力较强,在10~4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6.8~7.8;在普通水中虽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2)中毒症状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沙门氏菌不产生外毒素,但菌体裂解时,可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此种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临床表现有不同的类型,一般以急性胃肠炎型为较多。潜伏期为6~12h,最长可达24h,病人临床表现为恶心、头痛、出冷汗、面色苍白,继而出现呕吐、腹泻、发热,体温高达38~40℃,大便水样或带有脓血、黏液,中毒严重者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此菌中毒死亡率较低。

(3)病菌来源

沙门氏菌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以及带菌的人和动物。要控制此菌的感染与蔓延,首先要控制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畜肉类流入市场,加强食品生产企业、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在烹制食物过程中要做到容器、刀等生熟分开使用,严防食物交叉污染。其次是控制繁殖细菌。另外烹调时还要注意高温杀灭细菌,肉块不宜过大,肉块深部温度须达到80℃以上,持续12min;禽蛋煮沸8min以上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apmygs.com/4888.html
返回顶部